近代极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大师,6幅上亿画作,最贵的2.9亿
李可染

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齐白石弟子
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
李家山水开创者
中国画研究院院长

《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》1978年作,成交价1.2216亿港元。

《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》1978年作。成交价RMB1.265亿。

《井冈山》1976年作,成交价RMB1.38亿。

《韶山•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》1974年作,成交价RMB1.7825亿。

《万水千山图》1964年作,成交价RMB2.07亿。

《万山红遍》1964年作,成交价RMB2.9325亿。

王绍德
东岳泰山画派创始人
国家一级美术师
李可染“李家山水”第三代传承大师
当代画坛第一位全景式创作中国山川江河的艺术家
原创江山山水画实力派画家
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
中国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
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创作基地职业画家
王绍德,山东人,现居北京,文化部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创作基地职业画家。主攻山水,兼善人物。2010攻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理论与创作高研班,接受中央美院、清华美院、天津美院、北京画院及国家画院李铁生、吕云所、施云翔、蒋彩萍等全国著名教授和画家的亲授。进行了从临摹传统,对景写生到艺术创作的严格训练,师法造化,博取众长,艺术表现力不断得到升华,逐步形成了自己浑厚,质朴,观赏性与艺术性共融共存的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,在继承传统、注重写生、升华创作、新于时代的理念指导下,扎扎实实的探索着自己的艺术之路。
从他的画作中,我们可以看出,在形象描绘上,他的山水画特点为重宏观,重整体的把握,而非拘泥于细枝末节;在空间的处理上,使用高远、平远、深远等技法,并巧妙加以融合运用;在构图上则注重“气势”与“开合起伏”的表达。
取之于李家山水 繁盛于华夏山水
李可染第四代弟子 得李可染艺术精髓 画华夏九州精华
李可染——贾又福——李铁生——王绍德
李可染——央美教授,李家山水开创者,央美教授
贾又福——央美教授,《胡润中国艺术榜》拍卖第48位
李铁生——央美教授,央美国画系教研室主任
李可染先生曾经说过,中国画的精华是既讲究规律,又让画作充满了生命力。尤其对于山水画来说,一幅优秀的画作,必然要展现出其无穷的张力,让画中的多种物象浑然一体。
第四页
东泰山 西长安
五岳独尊 中国山水画又一支重要画派 画坛百家齐放
和位于西安的长安画派并称为中国北方画坛的两大画派

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一脉,一直传承下来,历经千年不衰,这里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山水画更显苍浑有力。由于王绍德对山水多年写生的理解,开创了“东岳泰山画派”,对景物的巧妙布置,往往能使画面表现出令人神往的幽远而神秘、宁静而高深的风貌,达到了“妙趣天成、气韵生动”的艺术效果。
孕育于陕西的长安画派,涌现了像石鲁、赵望云、刘文西等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山水大家,"长安画派”的绘画作品多描绘西北,钟情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山山水水;在创作手法上,他们致力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,提出“一手伸向传统,一手伸向生活”的艺术主张。
东岳泰山画派形成于长安画派以东的五岳之首东岳泰山脚下,由王绍德老师***根据他的作品特色和出生地域为其专门命名,这不仅是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的认可,更是对中国画坛的一大贡献,让中国书画艺术领域更加的百花齐放。
王绍德老师出于生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齐鲁大地,生于斯长于斯,东岳泰山的雄浑壮美成为他绘画的基础艺术因素,通过画中华大地的著名山川、河流,寄托自己对国土家园的感情,每一幅画作都能表现出他对自然观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审美取向。
是否有标志性 是艺术家收藏潜力的重要因素
当代画坛第一位以全景山川江河为创作核心理念的艺术家
画家的标签是其作品能否传世的重要因素,有的标签是技法,比如:张大千的泼墨、傅抱石的抱石皴,有的是地域,比如:刘文西的长安画派
2016年在一次外事艺术活动中,王绍德老师跟国外艺术家交流起东岳泰山画派,国外艺术家说:中国有那么多的山川河流,都是那么的壮丽,为什么不能多画呢?一句话点醒王绍德老师,从此王绍德老师便开始了自己对神州大地名山大川的创作。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,成为当代画坛第一位系统的创作中国山川江河的艺术家,这种标签堪称前无古人。
张大千——泼墨重彩山水画
李可染——李家山水红色江山
王绍德——中国全景山川江河


王绍德老师与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及夫人伏明霞


王绍德老师的作品捐赠给马来西亚驻华使节
作品欣赏:




